一场大会,4000多人参加,一个Apollo计划,午后直接拉动无人驾驶概念股普涨,其中两家阿波罗计划中的合作伙伴股票涨停!这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
有人说:这是百度第一次让人忘了它是一家搜索公司。也有人关注:李彦宏乘坐的无人驾驶车上五环被交管部门介入调查……而我更应关注的,是这场会议一个细节之外的东西——所展露出的百度的全盘布局及投资的新变化。
在这场名为"Baidu Create 2017"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现场宣布,将会全资收购人工智能创业公司KITT.AI。结合本年度的之前几例针对核心技术和人才的人工智能公司收购,一个直观的感受是:随着百度ALL IN AI,其人工智能领域布局正呈现灵活丰富化的特点,投资策略也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硅谷特点。
一、一起看看百度最近的几则投资案例
最新的就是KITT.AI。
这是一家仅仅创立于两年前的创业公司,专注语音唤醒和自然语音交互技术,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获得亚马逊Alexa和微软联合创始人Paul Allen投资的公司,也曾入选CB Insights人工智能创业一百强。Kitt.AI联合创始人兼CEO姚旭晨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随着百度全资收购KITT AI,姚旭晨也将加入百度。
我找到了姚旭晨的博士论文,一篇名为《FEATURE-DRIVEN QUESTION ANSWERING WITH NATURAL LANGUAGE ALIGNMENT 》(用自然语言对齐的特征驱动问题),这是一篇长达353页的文章。而KITT.AI的团队,则不止他一个牛人。
在这之前的一则收购,则发生三个月前。2017年4月13日,百度宣布全资收购美国硅谷 AI 初创公司 xPerception。
xPerception位于硅谷,公司联合创始人包英泽博士和陈明裕博士曾是AR公司Magic Leap的早期核心工程师。这是一家专注于机器视觉软硬件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面向机器人、AR/VR、智能导盲等行业客户提供以立体惯性相机为核心的机器视觉软硬件产品。其核心技术是空间定位与地图重构技术(简称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该技术是人工智能视觉领域的基础技术,其在AR/VR、手机3D应用、室内地图、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等场景中均起到核心作用。
xPerception 创始人之一包英泽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之后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主攻计算机视觉,导师是斯坦福大学的Saverese;毕业后加入 Magic Leap后离职创业。该项收购后,xPerception核心团队都将加入百度硅谷研究院。
年初,2017年2月16日,百度宣布全资收购渡鸦科技(Raven Tech)。
这也是一个刚刚两年多的创业公司,致力于打造基于人工智能和新交互为基础的下一代操作系统。这也是一个颇受投资人青睐的公司,真格基金、经纬中国、DCM和YC等分别在种子轮和A轮投资涂鸦总共数千万美元。涂鸦的创始人吕骋,曾两次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收购后,吕骋携团队正式加盟百度。
2017年的三则全资收购的背后,如果说有一些共同点,或许有这么几条:(一)创始人年轻化:基本都是90后;(二)专业化:不管吕骋、包英泽,亦或是最新纳入麾下的姚旭晨,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深耕的技术专才。(三)价值大化平台化:全资收购的目的,都是这些人继续在更大的百度平台上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四)技术产业化考虑:各个核心技术人才的聚集,无疑会加速包括AR、自动驾驶、机器人在内的百度人工智能业务矩阵的产业化。
二、聊聊Facebook历年的投资概况
百度的连番对初创公司的全资收购,让我想起马云在前几天的世界首届智能大会上所提到的"我们应该向谁看"的方向——硅谷,其投资手法策略与一家巨头公司Facebook颇有异曲同工之妙。Facebook的当前市值4357亿美元,创始人扎克伯格将人工智能作为Facebook将来的三大主要方向之一。
Facebook在投资方面非常活跃,而且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2012年前强化社交能力,2013和2014年注重连接全球的能力增长,2015和2016则对内容丰富化发力,同时关注VR。但总的来说有一个特点:主要以人才收购为主。
我们一起梳理Facebook历年的投资收购情况。
2010年前,Facebook投资收购12家,特点是:以人才团队收购为主,补充技术和专利。
2011年,投资收购14家,特点:以人才团队收购为主,其他包括强化商业广告、移动业务和用户体验的产品收购。
2012年,投资收购11家,包括Instagram,face.com等较为成熟的产品,但总的来说,特点是:以人才团队收购为主,丰富内容和产品能力,强化社交、移动和在线购物。
2013年,投资收购10家,特点是:以人才团队收购为主,其他包括商业广告、付费业务,还有安全、翻译和连接全球的战略强化类收购。
2014年,投资收购9家,特点是:收购呈现丰富化的状态,以连接全球为重点,丰富产品应用和功能,增加数据,强化安全。
2015年-2016年,不完全统计,投资收购在7家以上,特点是:继续以人才收购为主,强化个性化推荐、视频和语音功能。同时,持续关注用户体验,VR和硬件投资增加。
三、从投资案例看B家和F家的投资逻辑
百度和Facebook,两个公司的投资逻辑,整体而言,可以总结为两条:
(一)对优秀人才好的尊重方式:买掉他的公司,给他一个更大的舞台发挥才干。
不管是百度的最近收购案例,还是从Facebook历年投资收购的情况看,两者的收购对象很多是初创小企业。这方面更为突出的是Facebook,比如2011年至2014年,F家所并购的公司中,纯粹出于人才并购的项目估计在60%以上,所并购的初创企业,最短的约8个月,这些公司收购后,原有产品会停掉,核心人员会进入Facebook工作,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
一般而言,大公司的投资并购从稳健考虑,往往是中后期介入,这也是百度前几年的投资特点,偏于中后期。但Facebook一贯的投资并购中,有的只是种子轮就被并购,有的甚至并没有推出成熟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Facebook的投资策略大胆,且与众不同。
而我认为,人才式投资并购的主要意义是『求贤』,任何大公司或成熟的公司,创新都是难的,而通过并购不断引入的这些人才,既有专业能力,又不墨守成规,他们的到来,不但可加速大公司内部的产品某一点的进化和质变,同时也足以促发公司内的『鲶鱼效应』。
(二)愿意为技术付费,不断引进具有创新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技术,这也是大公司保持技术领先的一种好方式。
百度的人才式收购或者技术式收购或许是刚刚开始,而Facebook的多年投资收购中,有相当数量是看中核心创业团队的技术能力,比如用户画像能力、移动网络能力、脸部识别能力等。一旦某些创业团队,在特定领域具备独特的优势,均可以对自身平台业务的核心业务领域的周边与相关技术等方面进行有效延展,就毫不犹豫的并购进来。
这个价值在于,与其让自己的团队慢慢摸索,不如直接就收购具有技术特长的队伍,再结合自身大平台上一些新的更大的需求,在提速竞争优势、缩短技术研发的时间方面,具有非常的价值。而对于技术核心人才而言,在更大的平台上继续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让技术的价值更大化,大到足以影响或改变世界,这往往是任何一个技术大牛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四、最后
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Baidu Create 2017)上,李彦宏说,前几天百度内部讨论要收购美国一家技术公司,有人问他,万一竞争对手也出高价收购怎么办?李彦宏回答说:“我们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收购技术公司,他们不会为技术付费。”他说,只有百度,愿意为技术付费。
或许,这场AI为驱动的行业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技术是核心,人是技术之源,为技术付费,汇聚人才,这或许就是百度在ALL IN AI战略下的投资策略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