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热不可挡。阿尔法狗战胜天才围棋少年柯洁、刷脸支付、无人驾驶……AI已经被人看作是继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之后,人类社会的第四次革命。

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是旁观者或跟随者,那么在第四次革命中,中国将迎来“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基于此,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一经对外公布,即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而仅仅从《规划》披露的数字来看,中国人工智能未来愿景也的确令人振奋!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到2025年,这两组数字为4000亿元和5万亿元;而到了2030年,大约又要翻一番。

当然,人工智能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囊括众多,但无可置疑的是,AI在产业应用中的真正落地将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稳居世界前列的关键。

近日,记者联系了曾经参与此次《规划》内部讨论工作的浙江大学教授、海云数据首席数据科学家陈为博士,就《规划》对中国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采访。

陈为教授认为,《规划》体现了学界、产业和政府对于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不断探索和思考,也为今后人工智能在应用层面真正落地、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先世界指明了一条道路。

《规划》揭开AI1.0跨向2.0大幕

在7月2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等官员向媒体介绍了《规划》出台的有关情况。李萌指出,国务院这次发布《规划》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贯彻落实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又一次有力的具体行动。

去年7月,徐匡迪等一批院士研究提出“启动中国人工智能重大科技计划的建议”,中央迅速采纳并决定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新”,就新在人工智能从1.0向2.0的迈进。在陈为教授的眼中,新一代人工智能有几个特点。

一是从人工知识表达到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学习技术,大数据与过去相比已经是不同量级了。二是从分类型处理的多媒体数据转向跨媒体的认知、学习、推理,环境不一样了。三是从追求智能机器到高水平的人机、脑机相互协同和融合,计算能力和工具变得越来越多。四是从聚焦个体智能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群体智能,把很多人的智能集聚融合起来变成群体智能。五是从拟人化的机器人转向更加广阔的智能自主系统。

“《规划》细分为五个课题技术研究方向,包括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还有三个领域的应用,分别是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他说。

陈为表示,《规划》的编制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这次《规划》的出台从一个更为宏大的视角,对人工智能的地位、产业的规划、未来发展定位进行了概括总结,也在学术界、产业界形成了共识。

应用落地是AI2.0发展关键因素

李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受脑科学成果启发的类脑智能蓄势待发,芯片的硬件化平台趋势也非常明显,这些重大变化使得人工智能进入到与前60年完全不同的一个阶段。

这也是人工智能被冠以“新一代”的一个判断。但是,真正使人工智能区别于前60年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应用的真正地落地,或者说技术层面的人工智能要走出实验室落地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在场景中持续接受淬炼、打磨,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有关专家指出,发展人工智能在研发、应用方面“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加大对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前者好比培育新种子,后者好比把种子埋到土壤当中。谁做好了应用的落地,谁就把握了AI的未来。

例如,《规划》中提到的大数据智能。以前,信用卡交易、电表记录、电商购医疗健康记录、地铁检票……这些我们每天生活中接触的东西都在产生着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产生了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去应用,因此只能作为冗长数据库中的一部分而存在。

但借助大数据智能,尤其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可视化和可视分析的使用,将使这些数据将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如通过对车辆产生的行驶与轨迹数据加以可视分析,交通管制中心即可获得更真实、及时的交通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做出交通调节方案。

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认为,AI会在今年变得更为成熟与普遍应用,不管是汽车、机器人、喇叭、电视等所有家中所及、你我生活之中的科技产品,都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来直接与用户互动。

该分析机构进一步指出,工业、安防,技术成熟、数据容易获得、应用已初步验证;教育、医疗,技术相对成熟,数据获取有渠道壁垒,应用落地需要较长测试期及整合;金融、无人驾驶,技术相关性较弱,数据难获得,应用需要长期测试及行政允许。

不过总体来说,算法、数据、计算力和应用已经或正在为AI落地准备充足的弹药,语音识别、手势控制、语音翻译、图像识别以及大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分析等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也有了广阔用武之地。

大数据可视分析+AI,潜在的价值洼地

作为大数据分析领域的专家,陈为教授关注的是大数据智能和人机交互领域的可视化和可视分析应用的落地。

他表示,大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是一种人机融合或者说是人机混合智能关键技术。“从数据到知识需要人的介入,很多场合下让机器去完成所有的任务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一些很重要、严肃的场合,有效结合人的智慧是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可视化和可视分析首当其冲。”他说。

正因为重要,众多专家、学者在编写《规划》时,即对以可视分析为代表的人机融合智能给予了很大的重视。陈为教授说,在《规划》的5个基础理论研究中,第一个就是大数据智能。“在这一基础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交互智能、可视分析,就是我们常说的可视化和可视分析。”

海云数据核心产品图易

陈为教授还特别指出,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是一个从最初的数据获取到最后的知识呈现的整个过程,与其他人工智能分支实现结合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现在很热的深度学习,可视化和可视分析将在深度学习的展示、解释、调解、验证等方面发挥作用。”

诚如其言。可视化和可视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就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缺一不可。比如现在广为大家熟悉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设备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后台日志信息,而企业重用这些信息始终绕不开的就是数据的可视化和可视分析。

人工智能领域,其实也有“旗帜指向哪里,厂商就跟向哪里”的定律,最耀眼的“鲶鱼”也肯定出现在食饵最丰富的水域。目前,中国重视大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分析企业越来越多。

据陈为介绍,阿里巴巴、华为等重量级企业正在从事相关等研究、开发和应用落地。他所授聘担任首席数据科学家的企业——海云数据也以专业的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在成立短短4年的时间内成为行业新秀,影响力越来越大。

海云数据研发的智警产品

海云数据创始人、CEO冯一村对大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分析一直十分看好。他确信,AI产业化的春天一定会首先在大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分析这样能够理解用户诉求的细分领域爆发。

也正如他所说,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这家年轻的公司已经在公共安全、大交通、航空等行业锋芒毕露。据介绍,其推出的智警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公安市场。

“中国在可视化和可视分析领域的研究在亚洲是一流的,这是居于第一方阵的研究,所以研究成果的落地更具重大意义,企业在这一领域也大有可为,对中国人工智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说。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3-09-08 10:32:11
市场情报 亚马逊云科技针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作负载推出多项存储新服务及功能
存储服务的新功能重点包括为支持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进一步提升Amazon Elastic File System(Amazon EFS)读取和写入性能,以及Amazon Elas <详情>
2023-07-24 16:26:35
市场情报 亚马逊云科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助力科学家绘制完整的脑部地图
艾伦研究所数据和技术主管Shoaib Mufti带领团队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将利用这张脑图创建全球大的脑细胞开源数据库。这是人类首次对关于哺乳动物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大规模数据 <详情>
2023-07-14 17:09:54
国内资讯 上海统筹布局长三角公共算力中心
到2023年底,上海将依托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接入并调度4个以上算力基础设施。 <详情>
2023-07-14 13:56:00
互联网 8月起施行!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规定了安全评估、算法备案、投诉举报等制度,明确了法律责任。 <详情>
2023-07-14 11:42:26
市场情报 智赋未来 共创新可能 中信国际电讯集团再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在本次中信国际电讯展区的“智赋‘一带一路’”展示中,来宾可以综合了解多年来中信国际电讯CPC和中企通信在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