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消息,由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主办、鼓楼高新区管委会、鼓楼区发改局(经信局)、创业黑马、i黑马旗下企业服务垂直媒体B2B圈联合承办的“中国独角兽(秋季)峰会”今日在南京举行。大会上,零氪科技联合创始人杨文琳出席活动并进行了《大数据赋能医药产业》的主题演讲。
《我不是药神》的火爆,揭示了现在消费者对癌症日益高发、专利药天价,以及如何让普通人享受前沿医疗服务的焦虑。AI和大数据,则在辅助诊疗、新药研发评价、药物筛选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杨文琳在演讲中表示,零氪科技正在应用医疗大数据,来改变癌症患者的诊疗现状,研发辅助决策,减少误诊率;以及向医药企业拓展,让药品研发和评价阶段更高效和安全,并且将AI医疗的诊疗能力,在实际场景中应用。
医疗大数据正在实际场景中,发挥商业价值。
以下是杨文琳演讲原文,经创业家&i黑马整编:
我了解到,“南京鼓楼高新区正在全力贯彻实施“121”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名城引领区”,所以,我很高兴接受主办方的邀请。
“生死无小事”,我今天带来的是有关医疗健康的话题。在医疗健康领域,这两年涌现了很多大数据公司,但是也有一批公司死掉,这充分说明,这个领域的壁垒是非常高的,要进入实际上很需要勇气。
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到底生命的长度有多长,在这个时间内我们能不能够活的更好?
那么,大数据是否帮助我们去解决或者解读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看到,在智能时代,从人类可以直立行走到今天,我们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但实际上只有在最近的150年内,我们人类的整个寿命,才有了倍增的发展。如果人类的预期寿命想要突破100岁,癌症就会是我们遇到的“拦路虎”之一。怎么才能够使人类预期寿命延长至120岁或者150岁?如何去攻克癌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该说是其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需要很好地去结合。
我们知道,在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涉及到几个非常关键的点。
首先就是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去辅助医生诊断。也就是说,让病人首先“看对病”,避免被误诊,或者穿梭于不同的医生之间去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这块,怎么利用大数据去解决。我展示的这个图,看起来有点像春运或双11物流图,但实际上不是,这是我们收集到的肿瘤病人迁徙图。其中比较亮的点,是国内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大量的病人从全国各地涌向这些地方。据我们粗略评估,肿瘤患者每年总花费大概在4000亿左右,平均每6分钟就会有一个肿瘤病人出现。国内每年新增400万患者,有40%的平均误诊率。那么,如何提高肿瘤的诊疗效率?医学是实践科学,需要大量经验的积累。有多少失败的个案,未来才有多少救活病人的经验积累,每个病人都是这个过程中的贡献者。所以对患者而言,他更愿意找更有经验的医生,而不是刚刚毕业、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不论他是不是来自全球顶尖的医学科学院。在医学领域,书本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积累是差距还是巨大的。
我们过去基于一个个患者和医生的积累,让更多的病人得以帮助。在今天,这样的大数据和AI时代的治疗模式是什么样的?通过大数据和AI,实际上我们可以合成更多的经验,能够给到医生支持与帮助,从而让他能给更多的患者帮助,不再是一个医生只靠个体经验来去给病人治疗。
不同城市的医疗资源拥有程度和发达程度也不同,我们经常听人说,生活在医疗资源相对发达和集中的地方,比边远地方要幸运得多,因为首诊可能就诊断清楚,而不是患者要经过千里跋涉才到达名医身边,那时治疗的时间窗口已经非常短。这也是为什么大数据和AI现在空前活跃,关注度也空前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都知道,不仅在国内,即使是全球,整个医疗行业,优质的医疗资源永远欠缺。把个体的医生经验结合起来,然后帮助医生给患者更好的一个诊断、治疗,这是癌症诊断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继承医学的经验,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名医,从而帮助更多的病人,而这就需要我们有海量的医学数据和高质量的数据。
第二块就是药品的研发和评价。医生和药品,是战士和武器的关系,而药品的研发和评价实际上也依赖大量的数据来支撑,利用医疗大数据加速新药的研发,同时对已经上市的药品进行评价。
特别是今天,全球的很多药物进入中国,一方面给患者带来希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了解到,这种基于欧美人群开发的药物,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如何,都需要数据来告诉我们。罗氏制药关于生物产品生命周期的图表中,创新药、专利药从研发开始,上市以后逐渐进入衰退期,过去这个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数据支持,而今天可以看到,在数据应用过程中,可以发现药品上市后,无论在安全性评价、在更广泛的运用上,数据已经起到非常好的、关键性的作用,从而使我们的专利药研发能够得到新的提升,不断会有波峰出现。
关于药品研发方面,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有没有药企,药品研发是非常花钱的,新药的产生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投入的资金也是以亿为单位,所以如何用大数据来提升这一块,降低研发费用,是今天整个产业所面临的很大的一个机会。因此,在今年春节的时候,罗氏收购了美国癌症数据公司Flatiron Health。
实际上,目前我们在临床上,只有不到3%数据可以被互用。快速提高研发的能力与评价药物,也是同样需要海量的大数据。
2016年,医疗大数据进入了空前火热的状况,政府也在医疗大数据发展应用和创新发展方面给了很大的支持,赛道也越来越清晰和明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家试点也在推进,在2016年福州、厦门、南京、常州就是第一批试点城市。但是数据大量的采集或者整合以后怎么去应用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也是我们今天会议主要探讨的问题。
数据要有多种维度。大数据大到什么样的程度叫大数据?在治疗领域需要深度数据。零氪和全国的700多家医院在合作肿瘤领域的大数据;除了医院治疗数据以外,我们也有随访的数据,并和基因数据来结合。要提升肿瘤诊断质量,也需要大量数据的融合和衔接,才能够去破解癌症的密码。
整个医疗大数据实际上是一个赛道,基于数据也可以有更多的应用。我们最终就是要做到,让大家“看对病、吃好药”。在医疗大健康领域的16万亿市场,数据挖掘和应用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医疗大数据有五大问题,包括病例量大、非结构化、随访困难、行业没有标准、以及安全性问题,解决了这五大问题才能更好地应用医疗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的处理方面,我们也有很多应用。处理一份病例,我们比传统人工速度要快100倍;过去处理成本需要上千块钱,今天我们处理一份纸质病例只需要几十块钱,也省了很多的科研经费。
今年7月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零氪视察时表示,中国的数据要首先让中国企业用起来。降低诊疗费用,包括AI辅助,帮助新的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这都是大数据的应用层面。2018年我们有15篇论文在顶级学术大会上进行发表,并提供药企应用的个案,从研发到临床使用到上市,药物进入市场以后整个的安全性评价,供制药企业等使用。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也是各个数据公司在探讨的。零氪首先做B端,再向C端深入,以数据为驱动,这是我们创业的初衷。我们希望和更多医学人士一起来帮助病人治疗癌症,也希望激活数据,让人人享有精准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