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看到燕过暮云、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风吹草低,现牛羊。
你是否曾想象昭君出塞的蹄声得得,敕勒川前、燕支山下,冰树结琼花。
呼和浩特,这座城市并非数一数二的繁华,却有十足的市井烟火,令来人存在感十足。如果你也曾来过这里,那么,你的第一站很可能是:呼和浩特白塔机场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6年,旅客吞吐量818.5万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1035万人次
2018年,旅客吞吐量1216万人次
从五顶帐篷起家的“草原机场”,到如今的内蒙古第一大航空枢纽,得益于政策及文化经济多个层面的有利推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以每年百万级人次的旅客吞吐增长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通往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也迎来了机场自身数字化建设的最佳时机。
数字变革——机场建设的必由之路
我们当前所处在信息时代,数字转型无疑是各行各业打造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这场变革同样在民航业逐步渗透,面对日益庞大的业务体量,确保在现有条件下达到资源最佳配比,做到客流吞吐最优,保障机场安全、有序、高效运营,数字化机场建设势在必行。
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字策略?经过联通大数据公司项目团队与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方的前期沟通,发现机场目前面临的痛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资源配置缺乏有效依据,造成节假日及高峰时段的资源配置难以匹配需求;2.中转及安检等流程尚有优化空间,需要进一步提升旅客感知及体验;3.对旅客画像、偏好等难以深入洞察,触达渠道单一,难以保留存量旅客。
对此,联通大数据公司结合多年来在大数据及文旅领域的能力建设经验,提出“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航旅大数据解决方案”,助力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的智慧升级。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航旅客和非航旅客的进出分析,获得旅客流量、来源及去向、出行流量演变规律,可帮助机场更好的提出航班安排建议、了解机场吞吐量变化以合理调配航班资源,为繁忙线路以及节假日做好资源预测,减少错配,提升机场决策及管理能力;
通过分析统计旅客来源城市和去往城市,以及交通方式、出行目的等特征,可以对旅客进行精准的关怀服务;根据不同周期旅客的中转规律,可以及时、有效配置内部资源,做好中转服务保障,有针对性的增加或改善中转航班,提升服务满意度;
此外,通过构建从数据质量校准到航旅垂直场景应用的全链路数据模型体系,联通大数据在基于栅格模型、置心点校验模型等校准模型保障数据质量的基础上,结合航旅场景构建职驻地模型、旅客出行方式模型、旅客中转模型等辅助分析,为航空管理决策、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以栅格模型为例,联通大数据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了150m×150m六边形和250m×250m正方形位置栅格的全面覆盖,将去标识化的信令数据进行离线轨迹分析后,可得到去除大部分噪声的准确经纬度驻留坐标,再对应经纬度入格处理。在框选目标区域后,下一步,栅格统计信息通过面积计算加权,可以更精确的识别目标机场地域内的旅客统计信息。
谈及为何选择联通大数据,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负责人指出:“运营商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其海量、真实、连续、多维,可以与机场的数据进行很好的融合,双方碰撞出更深层、更有价值的数据,但这背后存在很高的技术壁垒、也要求我们的合作伙伴对行业有所了解。选择联通大数据公司,除了看好运营商在数据能力层面的优势外,技术水平、行业经验等方面都是我们考量的因素。”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创新是航空业提高效能的重要抓手,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手段更是辅助航空管理、决策的关键要素。联通大数据愿携手航旅界合作伙伴,共启数字航空时代的新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