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应该把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的小组会议上对汽车行业创新发展作了交流发言。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陈虹看来,人工智能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驱动汽车产业的颠覆与重构,而陈虹今年带来的四项议案则主要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和绿色出行两个热点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个领域也是当下上汽集团重点发力的领域。目前,上汽集团正在凭借高端品牌智己汽车向智能化转型,以及尝试在中高端等各个细分市场推出新能源车型。
“2025年,上汽集团要从目前全球汽车行业第七跨上‘前五’新台阶,争创世界一流汽车企业。”陈虹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已立下了军令状。
建议制定车规级芯片“两步走”路线
智能网联汽车是陈虹议案中的重点,而影响汽车智能网联功能的芯片则成为陈虹议案中的关键词。
“目前国产车规级芯片仍然存在整车应用规模小、车规认证周期长、技术附加价值低、上游产业依赖度高等问题。”在陈虹看来,芯片问题并非不可解决。
陈虹认为,中国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已拥有规模基础,结合我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和日韩车规级芯片产业链建设经验,未来可通过产业扶持政策解决上述问题。
在《关于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增强国内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建议》议案中,陈虹认为,实现车规级芯片企业从外部到内部的动力转换,要制定车规级芯片“两步走”的顶层设计路线:第一步由主机厂和系统供应商共同推动,帮助芯片企业首先解决技术门槛较低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第二步主要由芯片供应商推动,形成芯片供应商内生动力机制,解决技术门槛高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
目前,主机厂与芯片制造商合作自研芯片已成为行业趋势。据了解,上汽集团近期已开始进军芯片行业,并与芯片企业地平线计划推出对标特斯拉FSD的国产芯片。陈虹透露:“人工智能芯片方面,上汽集团已经投资了10家公司。当然,从样品到批量应用再到升级,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启动了。”
陈虹在议案中还提到单靠市场一股力量很难推动车规级芯片国产化。“建议针对具体高技术门槛芯片,推动设立整车、系统、芯片的重大联合攻关专项项目,由政府、企业分摊研发资金,共享专利,占领未来行业制高点。”陈虹说。
除关注智能网联汽车要运用到的车规级芯片之外,陈虹在《关于加强数字生态环境下汽车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建议》这一议案中提到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大数据安全问题。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汽车的总销量约为2532万辆,其中具备一定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的占比快速提升。而智能车辆数据的安全问题和个人隐私保护一直是业内关注的话题,也是上汽集团高端品牌智己汽车产品落地的一大挑战。
“网络安全是未来的一个挑战。今后汽车会成为云管端一体化的移动智能终端,网络安全就变得至关重要。”陈虹说。
因此,陈虹在议案中建议,要建立准入制度,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包括高精地图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商业用途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管理;建议加强数据隐私保护,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对于可能存在的隐私风险具有告知义务,用户应拥有选择权和知情权;要求智能网联汽车的制造和销售企业建立完备的数据安全管理和软件升级流程;借鉴互联网信息管理制度,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的数字服务内容也需要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审查;建议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等。
呼吁推广“车电分离”模式
根据我国的碳中和承诺,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这也使得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成为汽车圈热议的重点话题之一。基于此,陈虹的另外两个议案都聚焦绿色低碳出行领域。
在《关于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政策配套,助力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这一议案中,陈虹提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发展,已进入商业化应用初期。记者了解到,上汽集团在2020年发布了氢战略: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10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上汽捷氢科技(上汽集团旗下燃料电池公司)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
“但氢能产业的发展面临法规政策的‘铁壁合围’,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各个环节发展受制于当前法规政策的种种限制。”陈虹说,“相比交通燃油、天然气等能源管理的法规政策,目前政策对氢能的管理属于‘一刀切’,把氢能源参照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这为氢能商业化应用增加了不少障碍与成本,导致氢能从制造端到使用端的成本急剧增加,不利于新兴战略产业的快速成长。”
为此,陈虹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我国的氢能战略发展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分步实施的重点;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明确牵头主管部门,建立有力的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氢能战略落地实施;建议在氢能管理政策法规层面有所突破;建议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范围和碳交易的试点范围等。
此外,陈虹还提交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政策体系的建议》。在这一议案中,陈虹提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商业模式。
目前,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是国家鼓励探索的方向,这一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快换式、非快换式等操作形式。其中,快换技术主要解决续驶里程问题,比较适用于出租车等营运车辆。“非快换式车电分离模式”的换电频度低,一般2~3年换电一次,基于现有4S店售后检修设备即可实现电池更换,无需巨额投资,且具备兼容快换模式的可行性。
陈虹建议,国家应同时鼓励非快换式和快换式“车电分离”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协同研究,针对“车电分离”模式全面梳理和出台完善的管理政策。
“‘车电分离’模式的顺利实施涉及产品公告、车辆登记注册、税务、保险等多个环节,建议国家相关部委针对不同‘车电分离’模式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完善相应政策与流程,加快推动‘车电分离’应用落地。”陈虹说。
上汽提速“新四化”转型步伐
关注智能网联汽车和绿色出行背后,是陈虹对于汽车行业转型变革的思考。“在今后十年之内,汽车产业将要发生颠覆性的变革,产业边界将远远地超出原来传统的边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都会成为汽车产业里的核心力量。”陈虹说。
在此背景下,陈虹认为,国家应把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推动国内汽车行业赶上变革潮流;车企则需要打造出行生态和数字化的运营体系建设,才能抢占未来全球汽车行业发展制高点。落到上汽集团层面,陈虹认为公司向“新四化”转型的步伐应该提速,在产品、制造、组织各个方面都加快数字化体系的建设。
在过去几年,上汽集团先后成立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中心。去年,上汽集团又成立了专注打造架构、平台和体系的零束软件分公司,从而提升上汽集团“软件定义汽车”的能力。目前,上汽集团各类软件人才超过8000人,陈虹认为过去的积累和人才的引进将为上汽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进入‘十四五’,上汽集团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牢牢把握‘新四化’的大方向,以自主品牌核心能力建设为主要抓手,以重大创新成果持续快速落地为驱动,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实现制造与服务并举发展,着力打造一个体系更具竞争力、体制机制更灵活的新上汽。”陈虹对上汽集团提出了新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推出高端智能电动品牌,陈虹认为其是上汽集团向“新四化”转型的载体。“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承载了上汽集团机制改革创新、品牌向上突围的重任。”陈虹说。
不过,自主品牌的高端突围不仅仅体现在传统技术和车辆配置层面,更将体现在产品的互联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之上。因此,在汽车“新四化”转型中,车企与科技公司、出行伙伴的合作成为可能性。
据了解,智己汽车的股东方除了上汽集团之外,还有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三方都将以自身的资源为智己汽车赋能。“用户数据驱动”、“智能交互”等是智己汽车的产品标签,特斯拉将是智己汽车的竞争对象。根据智己汽车计划,今年上海车展将会开启第一款车的预订,新车将于2022年正式上市并交付。
在陈虹看来,智己汽车要做“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其是上汽集团为转型升级打造的国际化高端品牌,能够帮助上汽集团实现越级而立、向上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