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报道:虽然大数据已经说了两三年,也听了两三年,但是阿里云大数据事业部资深总监徐常亮认为,2016年,才是万亿大数据产业元年。

“束缚大数据的技术瓶颈已经被完全打破,数据将从企业的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中心,2016年我们将迎来大数据应用的全面落地。”徐常亮说。

应用落地

“人人都在谈论大数据,却只有极少数人才会应用大数据。”徐常亮吐槽。

大数据过去两三年面临的尴尬,就是不接地气,不过,2016年,这种窘境将彻底改变,大数据从空洞的理论落地为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这个结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论证:

第一,技术层面。Alliance Development Group分析师David Sullivan表示,以阿里巴巴为典型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自己的商业场景中大规模使用数据技术,技术上与硅谷几乎没有差距。

去年,阿里云曾经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在由数据库之父Jim Gray创办的排序基准评估竞赛Sort Benchmark中,阿里云把100TB数据的排序时间缩短到了377秒,打破了此前由雅虎、微软、斯坦福大学等公司与机构保持的纪录。

第二,成本层面。

阿里云的大数据平台也把数据技术的使用成本拉到一个新的时代。“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成本将降至原有的10%,数据技术将变成普惠的技术能力,企业可以跨过技术和资金的障碍,真正从数据中掘金。”阿里云大数据事业部资深总监徐常亮表示。

第三,广泛应用。

在1月20日的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阿里云的奠基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博士说,互联网、数据和计算就像人类历史上三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望远镜、显微镜和雷达的发明,让人类看见了原来看不见的世界。“望远镜、显微镜、雷达是三百多年的时间里积累下来的,但是今天我们很幸运地同时拥有互联网、数据和计算。”

未来,数据就像土地、石油、煤一样,将成为DT时代的生产资料,所以,王坚号召在场的每一人学习小岗村的农民,做互联网时代地球村的“数据农民”。

仅以阿里云为例,其服务对象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气象部门,影视制作机构等等,覆盖了各行各业。

其中,对于数据安全性和精密度要求高的莫过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截止到目前为止,阿里金融云作为国内金融领域的首个云服务平台,已经服务了超过1500家金融机构。

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则是气象部门,目前阿里云的服务对象既包括中国气象局,也包括墨迹天气这样的移动端app。后者借助阿里云的大数据平台数加,满足4亿用户每天 5 亿次的个性化天气查询需求。 在试用了阿里云的服务后,墨迹天气的整体存储和计算成本降低了70%。

其实,阿里云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有企业公司,甚至还有政府部门,比如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在阿里云的帮助下,能够预测出未来1小时内的路况,准确率稳定在91%以上。要知道,浙江全省的高速公路长达1300公里,但是阿里云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在20分钟完成历史数据分析,10秒钟完成实时数据分析。

让人诧异的是,甚至马拉松也离不开云计算的服务。1月2日举行的2016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上,一款叫做“阿甘跑步”的运动社交APP联手深圳一家心电医疗设备供应商,借助阿里云大数据平台面向跑马爱好者推出”安心跑”服务,可以对跑步人员的心跳状况实时回传,可以及时识别,重点关注危险跑步者,在心脏出现问题时及时抢救。

大数据甚至能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发挥作用,比如弘泰水利在阿里云的帮助下,实现大数据治水。

弘泰水利为宁波市研发的城市动态洪水风险图,可以看到全市各个水库的运行情况;台风来临,城市各个区域的降雨量直观呈现,包括市内积水深度、淹没时间等。仅需要2分钟就可以计算出宁波主城区任意一100*100米地区的洪水淹没情况。在去年“灿鸿”台风期间,这一系统得到成功应用,洪水计算结果与实际对比误差在10%以下。

一个个鲜活的应用案例说明,大数据已经从空洞的概念,升级为了可以落地的服务能力。

总之,技术上的赶超、成本的不断降低,各行各业应用的逐渐落地,这三大条件齐备,标志着2016年成为了中国的大数据元年。

如何抢食万亿大蛋糕

那么,即将从2016年起航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到底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从亚马逊、谷歌、阿里、腾讯等巨头齐齐加码来看,未来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产业容量肯定非常可观,才会引来大佬抢食。

据IDC出版的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人类产生、复制和消费的数据量达到4.4ZB。而到2020年,数据量将增长10倍,达到44ZB。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下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但全球真正享受大数据红利的公司不足千分之一,人类已挖掘的数据财富更是不到百万分之一。

而大佬们对未来相当乐观。“未来3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发布会上表示,基于阿里云大数据平台数加,将有千余家合作伙伴、万名首席数据官和5万数据科学家诞生,把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拓展至万亿规模。

就在1月20日的2016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阿里云宣布开放阿里巴巴十年的大数据能力,发布全球首个一站式大数据平台“数加”,首批亮相20款产品。这一平台承载了阿里云“普惠大数据”的理想,即让全球任何一个企业、个人都能用上大数据。

 

在输出自身大数据能力的同时,“数加”还向有数据开发能力的团队开放。这些团队可入驻“数加”,借助数加上的工具为各行各业提供数据服务。“这就像在淘宝开店一样,只是他们售卖的是专业能力。”徐常亮表示,阿里云计划用3年时间吸引1000家合作伙伴入驻,共同分享1万亿的大数据蛋糕。

而阿里云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实已经在阿里系内部得到了足够有说服力的验证。借助大数据技术,阿里巴巴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通过对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客户行为进行分析,诞生了蚂蚁小贷、花呗、借呗;菜鸟网络通过电子面单、物流云、菜鸟天地等数据产品,为快递行业的升级提供技术方法。总之,阿里系的内部产品其实是阿里云的第一个尝鲜者,现在阿里云希望能够输出这种能力,共享给更多的机构。

而大麦网成为了阿里云“数加”平台的尝鲜者。通过采用“数加”的推荐引擎,大麦网的研发成本从900人每天降低到了30人每天,效率提升了30倍。

而过去依靠各种定期报告决策的县长们,现在也有了执政利器。阿里云发布了一款针对中国县域经济的数据应用产品,能让每个县域的管理者实时的了解区域的经济态势、产业特点、内需消费等关键数据的走势,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堪称师爷。

就在发布会上,王坚认为,当互联网变成基础设施、数据成为生产资料、计算成为公共服务的时候,所有的企业、所有的行业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个人创业者的影响力可以和一万人的大公司影响力相比,而一万人的大公司又具备了小公司的灵活性。当所有的传统公司都有用了大数据的能力,他们就和互联网公司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从此就不再有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之分。

总之,2016年大数据元年的起步,可以让个人、企业、政府、公益机构等,更为低价、平等、民主地尽享大数据的红利。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3-08-24 09:38:00
大数据资讯 关注县域数据能力建设,抢占产数业务发展先机
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正式发布,数据能力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底座和创新引擎。 <详情>
2023-03-30 11:15:07
云资讯 分布式时代已至,数据如何更有价值?
无论是连通各大集群内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还是连接边缘侧小型、边缘数据中心,分布式云计算都已成为这张算力网络最重要的支撑。在此背景下,云计算步入分布式时代。 <详情>
2023-03-01 19:27:00
市场情报 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开启大模型时代“新Linux”生态
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大模型”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语言大模型ChatGPT成为现象级应用,人工智能进入普及应用的新时期。 <详情>
2023-01-09 09:36:46
大数据资讯 我国互联网广告数据匿名实施服务正式上线
《指南》形成的“技术保障、评估规制、过程控制”的互信制衡机制,适用于各类互联网广告业务,包括广告投放、程序化交易、广告监测等应用场景下的数据匿名化处理。 <详情>
2022-12-30 10:10:19
大数据资讯 中国移动磐维数据库正式发布
未来,随着数据库功能和稳定性等进一步增强,磐维数据库将在中国移动内外部的广泛应用中积累更多复杂业务场景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数据库产品的核心技术能力,助力数智化转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