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制造业的情况,一层层神秘的面纱被揭开,大家逐渐对制造业的生存现状有了一些认知,更积极的信号是,各领域的专家纷纷会诊制造业,提出琳琅满目的改革方案,大家都希望看到最尖端的高新科应用于中国制造业。作为一个长期的制造业观察员,笔者有幸结识一些制造业的老兵,他们大都长期浸润在制造车间中,对“改革”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却要面对更多现实的无奈,其中一个核心的观点,正如马云所讲:现代制造业不再是工业范畴,它正转型成为服务业,这就意味着,制造业不可能安安静静地躲在实验室里搞研发,或者等着一项新技术慢慢成熟,企业全部的策略必须围绕“客户需求”来展开,而客户需求这个东西又是非常随机的,受广泛的社会元素影响,比如流行趋势会影响耐克、阿迪达斯等服装制造业的订单,而华为/Vivo等智能手机的崛起,又让三星、苹果的订单变得非常飘忽不定,转瞬即逝。

5

在这种大背景下,当客户订单出现时,中国制造业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中,忙碌的工作状态会彻底冲淡之于未来的巨大担心,大家都会拼尽全力吃掉客户的订单,这个阶段,没有太多精力做改革;而当客户订单消失时,制造企业又要处理闲置的员工和设备,需要紧紧地捂住自己的钱袋子,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转型之后,订单会接踵而来。

积跬步至千里,中国制造如何冲破桎梏?

如此的恶性循环之下,中国制造正变得越来越尴尬,经营状况越来越艰难。笔者的一些制造业老兵朋友,直感叹:自己浸淫在制造领域十几年,本以为能靠着多年积累下的丰富经验,打造一个铁饭碗,却发现制造业的饭碗比之瓷器更加易碎。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科技,他们更多地是敬而远之,一方面,三十五岁的年龄已经不允许自己重新学习编程或者尖端科技,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精彩绚丽,却很难落地,制造业要投资这些技术,有可能血本无归,直接挂掉,只能如毒瘾般迷恋着流水线和工人的双手。

6

现在,中国制造业面对大的窘境就是利润率太低以及更低的技术含量,一条条古老的流水线依旧矗立在中国制造的车间内,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中,活生生的自然人被定义成工具和成本,主观能动性遭遇大限度地阉割。如此模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也创造了中国制造的黄金时代,但显然,新一代的员工越来越讨厌这些机械劳动,大家都不愿意如肉鸡一样被限制到一小段的流水线上,于是,自动化的概念深受追捧,以期彻底解放人类双手,一些大型产品的制造,如汽车、彩电、冰箱等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但智能手机、iPad等产品的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目前的自动化机械手臂,是绝没有能力把一根软软的排线准确无误地安装好的。此外,自动化的研发难度非常大,中国制造业内很难见到完全的自动化制程,依旧需要自然人辅助完成生产,也就是说,所谓的自动化生产线更确切地说法是“人机结合”的半自动化生产线,企业主除了要忍受自动化的愚蠢、笨拙,还要忍受其大量的Down time。目前的中国自动化设备往往只能满足单一的产品制造需求,一旦订单更新换代,就会导致大量自动化设备淘汰。投资回收期的太过漫长以及不可控制的高风险,常常让制造企业对“自动化”望而生畏,更不要谈什么智能制造了。

现在,有很多技术都能给制造业带来帮助,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按照基本逻辑,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制造业预测订单,帮助企业主做出更精准的决策,但同自动化一样,它们因成本问题很难落地,制造业的数据量足够庞大,却缺少足够的算法,忙碌的工人甚至不愿意多看一眼挂在流水线上的显示器,更妄论数据分析之类的高级工作。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就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水准来看,不宜大幅度引入高新科技,这些科技所占用的巨额成本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基本运营。相比之下,中国制造业更需要一点一滴的“改善”,一些耐用的工具,或者比较成熟的数据采集系统、RFID等可以直接落地的技术,至于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研发任务不应该落在制造业上,毕竟,CEO们的精力带宽、资本容量都非常得有限,更靠谱的做法,应该由国企性质的研究院做专项硏发,独立于制造订单之外做模拟测试,等到技术成熟、成本降低之后,再逐步导入制造生产,谨记,中国制造业现在已无法收纳“不成熟”的高新技术,车间不是“技术培育”的温床。

7

抢人战略,中国工人能否探救制造业?

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之外,中国制业还面临着“人才匮乏”问题,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讨论过制造人才的三难问题: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下。因为利润率极低,制造业能给予高级人才的薪水并不具备竞争力,特别是同高校研究所、电商、互联网等新兴行业抢夺人才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败下阵来,加之,中国整体大环境都更追捧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喜欢呆在写字楼里,而不是满手油污地去研究制造技术,总的来说,中国社会给不了“制造业人才”应有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使得很多高端人才都不愿意碰触制造业,此外,中国的制造企业常常是用工大户,动辄创造数十万的工作岗位,这个属性常常被权臣利用,使之成为消化“低端、过剩”劳动力的工具,如前文所述,CEO们的精力带宽非常有限,面对大量低学历、低技能的员工,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维系经营环境的稳定,而非大刀阔斧地改革,毕竟,谁也不愿意见到“工人大面积失业”的情况。

中国制造业关乎大量工人的饭碗,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关乎制度、文化和人性,如此重要的行业理应能吸纳更多的高端人才,从技术、运营、规划战略方面做出改善,否则,中国制造业一直会徘徊在基础领域,或者成为一种廉价可悲的“社会工具”。

相关阅读:

什么是流式大数据,处理技术、平台及应用都

青岛高新区“智慧交通”项目实现交通监、管、控一体化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3-09-08 10:32:11
市场情报 亚马逊云科技针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作负载推出多项存储新服务及功能
存储服务的新功能重点包括为支持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进一步提升Amazon Elastic File System(Amazon EFS)读取和写入性能,以及Amazon Elas <详情>
2023-08-24 09:38:00
大数据资讯 关注县域数据能力建设,抢占产数业务发展先机
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正式发布,数据能力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底座和创新引擎。 <详情>
2023-07-24 16:26:35
市场情报 亚马逊云科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助力科学家绘制完整的脑部地图
艾伦研究所数据和技术主管Shoaib Mufti带领团队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将利用这张脑图创建全球大的脑细胞开源数据库。这是人类首次对关于哺乳动物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大规模数据 <详情>
2023-07-14 17:09:54
国内资讯 上海统筹布局长三角公共算力中心
到2023年底,上海将依托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接入并调度4个以上算力基础设施。 <详情>
2023-07-14 13:56:00
互联网 8月起施行!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规定了安全评估、算法备案、投诉举报等制度,明确了法律责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