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数据,贵州每天都在改变。从2013年的“无中生有”,到近两年的蓬勃发展,大数据为贵州的实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服务民生、社会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基因”,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公平共享的发展机遇。
未来的建筑会“说话”
提到建筑行业,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多半是“漫天飞扬的尘土”、“杂乱堆放的原材料”这样的画面,传统的建筑材料在生产、运输、使用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存在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等“痛点”。
如何改造这个传统产业?在贵州,大数据赋予了这个行业“智”的提升。
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混凝土生产企业,通过在生产、运输环节安装大量传感器,兴达兴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平台——“砼智造”,可以自动获取原材料、生产、运输、施工等生产活动中不断变化的信息,在云端生成智能工艺数据包并拨接生产线。
目前,兴达兴已经与贵州省内20余家建筑企业达成信息化改造合作,在“砼智造”系统的基础上正搭建“建材云”,构建汇聚建材行业全产业链的生产、销售、市场、检测等环节的数据仓库。我们身边的建筑用了什么材料?什么规格?谁生产的?未来,消费者也许只需用手机就可以溯源。
警情网格化“派单”
许多市民发现,110出警越来越快了。从2016年8月1日起,贵阳市创新采用“网格接处警”模式,极大地缩短了110民警接处警的时间。
这里是贵阳市公安局块数据指挥中心。目前,贵阳公安已实现了电话报警、短信报警、微信报警、人脸识别预警等9种报警方式,其中微信报警在接警端实现了秒级响应。收到警情后,指挥中心会以“派单”的形式把出警任务直接派给分布在各个网格内的网格警,针对重点区域,民警最快可以在1分钟之内到达。
一辆警用巡逻车,一名民警加两名辅警,是一个网格巡逻小队的标配力量,这个小队装备齐全,可以应付情况不同的警情。网格警察们通过随身携带的警用单兵移动终端,可以随时接收包含报案人联系方式、地理位置、报案内容等重要信息的“警单”。
同时,依托公安信息网络及警情研判系统、指挥系统、卫星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贵阳警方建立了一体化调度,扁平化指挥的调度系统,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大幅提升。2018年,贵阳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人民群众安全感高达98.9%,创历史新高。
农村版“滴滴打车”
在实现县县通高速后,贵州今年即将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组组通硬化路的目标。但如果没有网络化、高效率的农村交通服务,就可能造成农村“路通了”却依旧“不好走”。
近几年大规模撤点并校后,贵州很多农村学生到县城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周末回家返校时,由于客车站缺乏学生出行需求信息,不能提前调度运力,不少学生面临乘车难的问题。
2016年12月,一款名为“通村村”的农村出行服务平台在贵州雷山县应运而生。如今,每到周四,雷山县思源实验学校八(1)班班主任文世平都会在“通村村”APP上下“订单”,为学生预定返家的班车。
通过这样的学生定制班车服务,可以保证学生不出校门,在校园里就能坐上安全车辆回到家,返家时间平均缩短近一个小时。学生上车后,平台还为家长同步提供贴心的车辆信息推送服务,让家长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了解孩子们的行程位置。
农村群众通过“通村村”APP、热线电话和村服务站点,可实时查询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班车线路、实时位置及到站时间,也可以预约包车服务,实现按需发车、预约出行。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