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此话放在快递行业同样适用。
我国快递行业起步较晚,物流基础体系不够完善。每年在“双十一”这个由光棍节演变成天猫购物狂欢节的特殊日子,总能掀起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电商大战,“双十一”给上游电商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给下游快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订单量增加,快递网点包裹“爆仓”;快递人员数量不足,即便整个供应链人员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也无法满足每一件物品能够及时的送至顾客手中。快递配送的疑难病症“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电商火力全开,转战智能配送
便利店代收,收费有些贵;智能收件箱可免费,但不是所有小区都有;小区物业代收,一旦损坏无从投诉……
为解决这一难题,各电商、快递巨头、新锐创业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将目光转向了无人机、人工智能等科技, 把智能物流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京东自无人机运营中心落成后便启动物流配送、物流机器人入仓进行订单生产,京东配送机器人也正式落地投入运营。6月份,京东配送机器人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完成首单配送任务。
京东老对手的阿里也不甘示弱,菜鸟网络旗下的一款专门用于“快递最后一公里”而生的配送机器人“小G”于近日正式投入商用。
苏宁无人机在6月份进行首飞,全程自主飞行15.06公里,虽然收货地点是一个狭小的院落,当天的风力也达到5级,但无人机还是准确降落在指定位置。
亚马逊今年3月在美国加州首次完成了 Prime Air 无人机送货的测试,不久前还获得了美国商标专利局的无人机快递包裹“标签内置降落伞”新专利。
……
“最后一公里”配送能药到病除吗?
科技总是具有两面性的。
很多公司认为无人机快递市场具有前景,他们也在该领域早早地进行了布局,比如上文列出的亚马逊,后来的谷歌、便利店巨头7-11、顺丰、京东甚至饿了么都在开发无人机送货。无人机虽然提高了快递工作的效率,但他仍具有很多缺陷。
首先,成本高。机器本身价格不菲,而且商用无人机电池的续航极限是45分钟20公里,带上货物的话,飞20公里之后,就需要重新换电池或者充电。其次是监管问题。在2009年以来,民航部门出台过很多文件对无人机进行规定。北京更是直接禁止在六环以内使用。最后是安全问题。如果用户在亚马逊上买了个20块钱的牙膏,但是却派了一台价值两万块的无人机去送货。在无人机降落放下货物的这个过程里,怎么确保它不被其他人打下来?或者机器出现故障自己掉下来,无人机损失的成本,或者砸到地上无辜路人的成本也会高得惊人。
配送机器人的研发成本更加高昂,还需要配备研发人员与修理人员,机器人独自配送的安全性更不能得到保障。
总体来看,人们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快递物流智能化究竟该如何发展才能真正解决配送问题,尚且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明确的是,只有将现阶段暴露出的问题逐一解决,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药到病除。
相关链接:
【中国IDC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