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其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被称为“数字世界的身份证”,它通过条形码、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等方式赋予每一个实体或虚拟对象唯一的身份编码,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本期《业务青年讲》邀请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星火之光”青年专家刘柳,一起探讨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现状。
一、枣园精神对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枣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精神,比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这些精神正是我们目前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发展初期所亟需的。我们要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去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不同的工业场景对标识解析应用进行不断地优化,以实现最佳的应用效果。我们也应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不断完善标识解析体系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一步普及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实现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运营,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动能,为人民生活带来更大福祉。做到了以上这些,才可以说我们工业互联网人领悟到了“为人民服务”精神。
二、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现状如何?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信息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让物与人,物与物对话,实现人、机、物互联。而实现这个功能,需要通过工业互联网的神经中枢,即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为每一个物品、每一台机器甚至每一次作业、每一条数据,赋予唯一的智能“身份证”——工业互联网标识码。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已全面建成,成功构成全局数据要素的交换中心和国际互联互通的关口。标识解析已全面融入工业企业研发、采购、生产各个环节,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效率以及模式创新。标识应用已覆盖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40个重点行业,集中打造了自主可控、开放融通、安全可靠的标识解析体系。截至2023年5月,我国已建成290余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2900亿,接入企业节点数量超26万家。未来,标识体系将从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到应用规模发展的阶段,面向大规模应用构建产业生态,通过标识使用与技术创新来创造价值,通过打通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继而扩大整个产业生态,实现标识资源汇聚,推动标识应用规模化升级。
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如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中讲到,数字经济加实体经济可以来构建新的发展格局。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在规划中提到了数字中国建设的“两大基础”——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标识体系作为整个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基础资源和基础服务,随着数字中国的进程越来越深入,数据互联,万物互连的前提要有标识。
标识解析体系通过全面融入工业企业研发、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环节,帮助工业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管理效率、促进模式创新,赋能工业企业由数字化迈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工业互联网标识正在加速驱动各行业的数字转型,将进一步促进工业大数据互联互通与加速循环,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