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2月15日报道:通常情况下,银行不会卖水壶、智能手机、羽绒被和皮鞋。但全球市值第二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CCB)却敢于突破传统。
半年前,建行推出了一个网上商城,名为善融商务(buy.ccb.com)。这一动作,就好比是汇丰银行(HSBC)与亚马逊(Amazon)展开正面竞争。
尽管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等一些西方银行也推出了与大型零售商互联的购物网站,但建行的雄心远远超过这些。它希望变成一个成熟的电子商务网站,让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卖家在此安家。
对于一家银行而言,建行此举是一项极不同寻常的战略决策,突显出中国银行业的两种新情况。
首先,长期在政府过度保护之下的中国各银行,突然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中。
其次,围绕“大数据”控制权的争夺战正在中国升温,银行希望尽可能多地收集客户信息。
建行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的一位高管告诉英国《金融时报》:“现在我们去做这个平台,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改变银行脱媒的现状,用我们自己的平台留住客户。否则,在整个价值链和服务链上,我们将被压缩得越来越窄。”
这场战役是在5年前打响的,发起者并非一位银行家,而是一名互联网先行者。
在一个商业论坛上,中国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Alibaba)创始人马云(Jack Ma)批评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他说:“如果银行不改变的话,我们将改变银行。”
马云开始与银行合作。在建行的支持下,他在2007年推出阿里巴巴金融(AliLoan),这是一个专注于小企业的贷款计划。
该计划的想法是强强联合。阿里巴巴拥有大量用户信息,并汇集了他们详细的信用记录。建行坐拥巨额资金,渴求信誉良好的借款者,但又担心贷款给毫无信用历史的小企业会有风险。
2011年,双方合作结束,当时阿里巴巴和建行的协议到期,没有续约。
了解这次合作的人士称,阿里巴巴意识到,其掌握的信用数据对于银行有多么重要,并要求从贷款利润中得到更多分成。
然而,对建行而言,大的争论焦点不是钱,而是它在电子商务中处于次要地位。这一领域极为有利可图,2011年中国在线交易增长了30%至5.9万亿元人民币(合9470亿美元)。
上述建行高管表示:“为抓住这个大市场,建行曾做过不少尝试,但最后我们的客户数据、客户交易行为等等所有信息都留在了别人手里。”
曾经的合作伙伴开始“单飞”。阿里巴巴利用自己的资金,通过阿里巴巴金融网站贷款,建行则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
比赛开始了,谁将在进军对方领域的过程中取胜——是作为贷款者的阿里巴巴,还是作为购物平台的建行?人们拭目以待。
阿里巴巴抢先一步。到2012年年中,该公司向13万多家小企业发放了280亿元人民币贷款。另一边,在其电子商务网站推出后的6个月里,建行表示,注册店铺已达到1万个,交易额达35亿元人民币。
科技行业的一名高管称,他认为阿里巴巴目前领先建行,因为作为一家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与小企业更接近。
他表示:“不管是电子商务还是金融,关键是数据。拥有最佳数据的参与者会赢。”阿里巴巴拒绝置评。
其他银行没有坐等建行进军电子商务的战果揭晓。去年9月,中国第五大上市银行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开设了一家在线购物商城。
据信,中国工商银行(ICBC)、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和民生银行(China Minsheng Bank)都在考虑开设类似网站。
“现在,对于中国各银行而言,竞争非常激烈,客户信息是竞争力的关键,”巴克莱(Barclays)分析师颜湄之(May Yan)表示:“实际上,大银行具有优势,因为它们已经拥有非常庞大的数据库了。”
然而,电子商务并非唾手可得。中国各银行基本上都是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它们一直受到政府的保护,在核心贷款业务上缺乏竞争。
在在线购物领域,它们正与那些来自私营部门的互联网企业展开竞争,过去10年,这些互联网企业一直是中国具创新力的企业。
“大银行将受到体制的限制,”总部位于北京的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国际(Analysys)的张萌说。“它们不具备像私营企业经营的电子商务平台那样的创新性、市场悟性以及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