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月3日报道:大数据时代的蓝图描绘得很美好,但有个现实问题,数据从哪来?
有心的市民也许发现了一个现象,使用百度搜索后,登录其他网站,网页上的小广告会根据你之前搜索的内容进行“推荐”。不要奇怪,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智能设备无时无刻不在向外传递数据。而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经营者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贴心的服务,但同时消费者个人信息也越来越多地被他人所掌握,由此也带来了安全风险。
智能设备“被动”泄密频频发生
前段时间,家住高新区的汪小姐碰到了一件郁闷事。她在网上购买了一套具有夜视功能的智能监控设备,用于照看家中的宠物。在手机APP联网设备中,她将“摄像机上线、离线”等提醒功能全打开了。“我在网上看了一下,好多人说这种智能摄像机容易被黑客黑,就怕自己的摄像机被人远程操控。”
尽管防范充足,但汪小姐还是“中招”了。几天前,她在家中和宠物玩,明明没开监控,手机却突然提示“摄像机上线了”。“这是谁在操作啊?”汪小姐心里起了疑问。随后,她将手机APP登录密码更改了一下,但几天后类似的情况又出现了。“这东西我不敢再用了,万一涉及隐私的被拍下取走,那麻烦就大了。”
其实汪小姐的担心也是事出有因的。一般智能摄像头会将拍摄的东西优先传递到云端,然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查看。也就是说,如果在云端出现问题,就意味着你毫无秘密可言了。
不知道自己的信息在“裸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类智能设备使用的范围正在扩大。比如智能手环,它能利用传感器对用户运动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估,并自动向互联网发布用户位置信息、记录用户运动轨迹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在向外界透露用户的信息,存在泄密的可能。类似的智能设备还有防盗跟踪器、儿童智能手表等。
“犯罪分子对当事人的信息能如此了解,不排除智能设备泄密的可能。”民警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木马程序植入手机,之后就无秘密可言了;其次则是入侵各种网络数据库,用户的各种信息全在里面。
更为麻烦的是,目前很多人还不知道智能设备正在“被动”让自己的信息“裸奔”的事情。相关调查显示,只有44%的人群表示知道有这个隐患,还有4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
市民建议严打严罚数据“窃密”
智能设备“被动”泄密,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轻则部分隐私泄露,重则遭遇通讯(网络)诈骗。为此,专家建议,进一步细化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规范合理的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制度,信息、数据的采集使用必须得到当事人的授权;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采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
不少市民也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应对盗窃、倒卖以及不当使用个人信息的企业、个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应该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