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月22日报道:一、找律师的三个场景:
场景一:朋友圈子里没有什么律师的当事人
现在比较多的是通过百度搜索的方式找相关律师进行咨询,随便打入“上海+离婚+律师”,基本百度的前两页全部是参加竞价排名的广告,在百度做竞价排名的不仅有律师个体,也有法斗士、赢了网这样的法律O2O平台。
场景二:朋友圈子里直接或间接有律师朋友的当事人
碰到麻烦事了,第一反应就是给律师朋友打个电话,尽管他也知道这个律师朋友不一定熟悉这个法律领域,但他至少更相信即便是熟人律师推荐的律师也会更尽责一些,毕竟中国还是熟人文化。
场景三:棘手要案在手的大中型企业、高净值人群
此类当事人经济活动频繁,是纠纷的高发群体,一般来说都有与自己长期合作的律师,信任度高。但棘手要案具有案值高、案情复杂、诉讼地分散等特点,社会经验丰富的当事人肯定知道长期合作律师无法胜任这些案件的代理工作,当事人需要的是能游刃有余的处理此类案件的大牛律师!
二、三个场景的深度分析
场景一:
场景一已经被一群法律O2O平台拼杀成了红海。由于法律服务的低频交易和弱LBS属性,导致百度才是真正的大BOSS,平台中的平台,其他法律O2O平台仅仅是嫁接在这个大平台之上的小平台,至今都无法摆脱对百度的高度依赖。场景一中的当事人的特点也比较鲜明:
1、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毕竟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部分都会有些学法律的校友和同学;
2、案件多为较常见的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常规案件,量大,但案件标的不高、技术含量低;
3、互联网一大特色就是比价方便,因此此类当事人对律师报价敏感度高,最终低报价就成了律师的大杀手锏。
目前各家法律O2O平台大价值在于提升了当事人找律师的效率和便利性体验:
1、当事人抓起电话、点进微信就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即时咨询。
2、当事人往往会获得平台的多位律师推荐,同时沟通、比价,提高选择律师的效率。
总体而言,目前的法律O2O平台对场景一的解决效果还是不错的。
场景二:
互联网+法律服务概念已经提了十几年,但必须得承认,场景二仍然是普通律师诉讼业务最主要的案源地。原因有二:
1、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大多会有些学法律的校友和同学,加之我们的熟人文化,这个群体的人碰到法律问题一定首先就是找熟人律师。而且这部分中产阶级人群的法律服务消费能力又远超场景一的主流人群。
2、法律服务需求常态化的企事业单位往往通过其线下聘请的常年法律顾问来解决其诉讼问题。
总体而言,场景二定位于线下传统的中端法律服务市场,尽管也在受到线上法律服务的蚕食,但远未动摇其根基,因为当事人大多有根深蒂固的观点:常规案件代理律师的选择,律师的可信度比专业能力更重要。这一点恰恰也是法律服务O2O很难向标准化产品电商平台一样做的那么顺风顺水的重要原因。
场景三:
场景三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内容。与场景一和场景二都不同,迄今为止,线上模式和线下传统模式都没有解决场景三的关键点:如何找到大牛律师。
首先来看看线下传统模式是如何找大牛律师:
1、当事人东问西问,然后被推荐很多所谓有口碑的律师,但都是道听途说,最后到底能不能选到大律师,全凭运气。
2、通过当事人的常年顾问律师找项目合作外部律师,不是在本所里嚷一嗓子,就是在自己的同学校友圈子里发一个项目合作信息。反馈信息也会有几条,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如何,只能拼人品了。毕竟每个律师见到这样的案子都有插一脚搏一记的冲动,为把案子接下来,言过其实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那么主流的线上律师平台服务模式为何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最主要原因有二:
1、律师服务本质上仍是匠人工作,受时间精力的限制,大牛律师业务半径注定有限,简单说,大牛律师不缺案子,但缺大案子,由于互联网平台过来的案子大多具有案值小、收费低的特点,优秀律师对其无兴趣,因此这些线上平台无法吸引到真正的大牛律师。
2、线上律师平台尽管集中了一大批律师,但仍缺乏识别大牛律师的标准和手段。尽管有些平台通过判决文书的大数据分析对律师的诉讼业务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但由于缺乏汇总比较,并无实战指导价值。
三、聚焦:如何找到大牛律师
(一)给大牛律师画像
1、大牛律师和普通律师有何区别?
法律圈的人都明白,诉讼案件结果基本是“7分证据、3分律师”。除非案情简单到一个借款合同的案子,很多案子都是双方各有过错,担责的分配更多取决于法官的裁量权,高水平律师在于能更好地通过其专业能力让法官更信服其论证。曾经与一个大牛律师合作办理案件,大牛律师的一句话折服了当事人:“我代理的案子至少不会被人欺负,保证秉公断案。”
2、如何初步识别大牛律师?
口碑仅是表象,名气下的实力依靠大量高案值高胜率的案子做了最有力的信用背书。就表象而言,能代理大量高案值、高胜率的案子的律师就是高水平律师。
3、大牛律师的地域性
从“1号律师”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地域性毫无疑问是存在的。高院发布的“关于中高级法院管辖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规定亦可见端倪: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受理法院所处省级行政辖区的,管辖诉讼标的额比常规标准低一半。高法如此特别规定恰恰说明地方保护主义的现实存在。因此要找合适的律师做合适的案子。
(二)通过判决文书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大牛律师的可能性
1、自2013年底实施的判决文书全面公开为精准定位大牛律师提供了全新思路。
2、通过对千万级别的判决文书的数据挖掘,按照纠纷类别、法院、案件数量、案件标的、胜诉率等标准对律所和律师诉讼业务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估。
(三)最近的实践
1、1号律师,做为第一家提出将判决文书大数据分析应用于律师诉讼业务能力评估商业理念的法律服务类网站,继续在高端民商事诉讼纠纷律所/律师评估领域精耕细作,对其前期积累的分析数据进一步聚焦,集中于排名前2%的大牛律所/律师诉讼业务能力分析评估,致力于为大案和大牛律师搭建有价值的沟通桥梁。
2、该网站已推出主打产品——“诉讼律所十强排行榜”,将其定位于解决问题的高效锋利匕首。其产品设计思路是在民商案件中抽取高诉讼标的的案件,再按照地域、法院、案件难易程度进行汇总分类排序,根据完全客观的大数据分析结果,生成根据不同指标排序的针对每个地域、每个法院的大牛律所榜单。该榜单根据完全客观公开的判决书数据(目前约1600万份)对全国每家法院(约3500家)进行诉讼十强律所的排名,极大地便利了高端民商事纠纷的当事人对诉讼案件代理人的评估和选择。
3、这款产品是否能达到1号律师所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案子”的效果预期,还要请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