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留 火患难除
黔东南州50户以上自然寨多达2478个,其中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村寨有8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村寨有22个,列为国家级文物古建筑群的村寨有4个。
该州农村房屋多以木质结构为主,依山而建、集中连片,防火能力低,一旦发生火灾,不但会造成广大农村群众因灾返贫、致贫、还会造成大量文物古建筑、传统村落等不可逆损毁的严重后果。据统计,仅2010年以来,黔东南州就发生农村村寨火灾800余起,其中电气火灾占火灾总起数的56%,累计受灾33500余户1.3万余人,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
据了解,黔东南州先后投入10余亿元实施农村消防三年行动计划,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等工程,切实夯实农村消防基础。同时,为切实破解电气火灾防控难题,2012年以来,黔东南州党委政府投入3.6亿元对所有50户以上村寨全面实施农村消防电改工程。但是,在电改过程中,以电气线路穿管保护为主要技术措施的传统电改,也逐渐体现出对村民不安全用电行为无法监控的局限性,农村电气火灾风险仍然较高。农村电改怎么改,电气火灾怎么防,难题亟待破解。
创新技术 确立试点
近年来,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黔东南州农村电气火灾防控带来了新的思路。2016年,在贵州省“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驱动下,黔东南州创新运用电气灭弧和终端负荷智能控制电气防火保护技术,在农村搭建农村电气防火大数据平台。
“在建设工作中,我们结合全州农村点多面广、地方财力不足的实际,按照‘试点先行,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思路开展农村智慧防火大数据平台建设。”贵州省消防总队黔东南州支队防火处处长黄刚介绍,首先在朗德上寨、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等7个消防安全示范村寨试点运行,对试点建设经验和存在不足进行总结。
在试点成功经验基础上,2017年,黔东南州结合实际,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思路,向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古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27个村寨进行全面推广农村智慧防火大数据平台,给309个传统村落消防水池安装水位在线监测装置,给消火栓安装水位水压在线监测装置,并将监测信号接入农村智慧防火大数据中心。2018年,该州在100个二类重点村寨全面实施农村智慧防火大数据平台建设。
据了解,黔东南州政府已将农村智慧防火大数据平台建设列为全州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重要内容。凯里市将农村智慧防火大数据平台建设列为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台江、黎平、丹寨、雷山等县将重点村寨电气火灾隐患整治作为传统村落保护、景区安全保障重要内容。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已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农村智慧防火大数据平台建设,已安装电气灭弧装置3000余套,水位水压监测装置300余套。
今年年底前,黔东南州将全部完成127个一类、二类重点村寨农村智慧防火大数据平台建设任务。
平台定位 精准预防
自在7个消防安全示范村寨试点运行农村智慧防火大数据平台以来,7个村寨均发生过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漏电等电气火灾,大数据中心发现和消除电气安全隐患8000余处,储存各类数据1380万条。
在精准实现电气安全在线监控方面,大数据中心全天候通过灭弧式电气保护装置采集农户电流、负荷等用电数据,一旦发现农户家中用电数据异常,系统自动通过手机APP发出预警。在精准处置电气火灾隐患方面,任一农户存在短路、过流、过热、漏电等隐患,大数据中心立即将隐患信息通过手机APP向相关责任人进行传输报警。同时,装置会在第一时间自动快速切断电路,从根本上杜绝电气火灾。
今年3月,在大数据的监控下,平台发现村民陈国荣家使用超大功率7500W即时热水器,电流值达到34安培,导致户外电线烧焦冒烟。工作人员经现场勘测,及时通知电力部门实施了电改。4月,平台发现村民陈庆家电流多次过载,超过70安培,工作人员入户检查,劝导其更换了合格的打米机。
此外,大数据中心能通过平台检测到电气隐患性质、类型和具体位置,帮助用电户有针对性地确定电气故障点,排除电气安全隐患,并为精准指导农村电改提供大数据支撑。4月,陈玉良家发生电线短路报警,系统发现陈玉良弟弟陈正杰在家自行改装线路,在改线过程中碰线。灭弧式电气防火保护装置在短路瞬间切断该用户家庭用电,避免了火灾悲剧。
针对基层管理人员,大数据中心可通过手机APP动态监管基层工作,消防制度执行实现数字化、程序化、可视化。如平台设定鸣锣喊寨、入户检查、宣传教育、演练培训等工作任务,通过手机APP定时提醒村寨消防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平台对基层工作人员日常开展工作情况实时进行统计,对未按规定完成工作任务的实时预警,进行督促和提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