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影”重重
风起太平洋的东海岸!
草木皆兵,市场一片风声鹤唳。
CBD商业精英脸上凝重的表情,街头巷尾退休老大爷的高谈阔论,家庭主妇捂的越来越紧的钱袋子,“贸易战”终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经济学词汇,带给人的是切肤之痛。
悲观的情绪不可避免的蔓延,眼瞅着A股飘绿,向着历史低点狂奔不止,特朗普有了嘲讽的理由——“关税比任何人预想都好,在过去四个月里,中国股市下跌了27%……当这些可怕的贸易协定成功谈判的时候,美国市场将继续上涨。”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GDP增速持续放缓,银行信贷收紧,P2P频频爆雷,燕郊楼市房价惨遭腰斩……
“新经济常态”成了常态。
如此“常态”之下,野蛮生长的民营企业可谓首当其冲。企业融资成本高企,海外关税提高,人力、土地、原材料等成本高涨,监管前所未有的严格,相较于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国企,民企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愈发严峻。
——46家民营A股上市公司宣布获得国有资本接盘;
——201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31.5%,私营企业利润增长仅为10%;
——重污染企业、产能过剩行业面临高压管控,大批传统行业中小民营企业迎来新一轮倒逼潮;
……
陕西的煤老板、河北的钢铁大王、浙江温州的“黄鹤”们以及遍布在各行各业、角角落落的“小布尔乔亚”……不少都在这股寒潮中趔趄退场。
“在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私营经济已经初步完成了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历史重任。下一步,私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一种全新形态、更加集中、更加团结、更加规模化的公私混合制经济,将可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中,呈现越来越大的比重……”
前段时间,财经学者吴小平一篇题为《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的文章触动了国人脆弱的神经线。
虽然被多方批为“无稽之谈”,但也映射出一种国人在经济下行重压下的忧虑和紧迫感。
从1981年整顿投机倒把中“温州八大王”被通缉,造成私营企业主人心惶惶,到1996年的宏观调控中类似巨人、三株、秦池、南德、亚细亚等不规范民企纷纷倒掉,2004年的银行惜贷、监管加强让许多民企纷纷坍塌,再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4万亿重点投向基建等国有重大项目……
“国进民退”的魅影一直时时浮现。
“国家队”入场
其实,相比于处在凄风苦雨中的传统行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
根据国务院40号文件,到2020年,全国医疗及健康行业市场规模会达到8万亿人民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再次明确,并提出到2030年达到16万亿的目标。
业内人士分析,整个医疗行业信息化投入占比在1%左右,当硬件、基础软件完成采购后,预算会向大数据倾斜,因此未来医疗大数据领域至少是个千亿级市场。
更何况,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下一场技术革命的风口和驱动力。
产业前景不可想象,这是一片澄蓝色的机遇之海。
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公立医院一统“医”的江湖,国内外巨头分割“药”的山头,医疗大数据产业成了国内“非公”企业狂欢的自留地。在政策与资本加持之下,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具体业务涵盖临床辅助、医院管理、远程医疗、医药研发等等多个领域,在为医疗、医药赋能的同时,也分得万亿大健康产业的一杯羹。
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包括零氪科技、北大医信、春雨医生等等在内的数十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大数据及AI企业。更遑论中关村遍地的初创型小微企业,而跃跃欲试者更是如过江之卿,不可胜数。
野蛮生长阶段即将宣告结束。
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新的市场环境之下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内的资本巨头纷纷入局。 令人尤为关注的是,“国家队”开始下场了,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2017年4月13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7年6月1日,卫健委和中科院共同召开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发展集团公司(筹)与厦门市国家试点项目工作对接签约仪式暨董事会筹备会议。
——2017年6月20日,由中国移动、浪潮集团发起,国新控股、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参与投资,共同成立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在去年一年的时间内,众多国有资本联手,组建起“国家队”,初步完成了在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布局。与此同时,包括华润、药明康德等医药产业的巨头也早已经着手试水。
不难理解,无论出于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还是市场逐利行为的驱动,掌握优势资源的“国家队”以及行业巨头们的入局,都是不可避免。
而且在外界看来,“国家队”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医疗健康这个被公立医疗机构几乎垄断的行业,加之医疗健康大数据本身的敏感属性,“根正苗红”的国企来做这件事再合适不过。对内,更易获得政府以及医疗机构的支持;对外,更易收获社会大众的信任。
比如,民营大数据企业华大基因近期就陷入“14万中国孕妇基因外流”事件的漩涡,受到外界广泛质疑,尽管华大基因已经作出澄清,但短时间内很难消解社会对一个掌握了国人基因数据的民营企业的不信任感。加之今年上半年,“圈地门”“癌变门”相继爆发,截至10月月底,华大基因市值已较年初蒸发75%。
由此可见一斑。
在医疗大数据产业尚未成汪洋大海的时候,巨齿獠牙的大白鲨纷纷入水,虾鱼蟹蚌难免沦为口中之餐?
忧虑在所难免。
“国民”共进
这是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好”是医疗大数据产业尚是起步阶段,前景虽朦胧未明,但机遇无所不在;“坏”是医疗大数据将迎来更惨烈的竞争、更严格的监管。
强者恒强,大者通吃的互联网领域游戏法则也将生效?中、小、微民营企业会沿袭传统行业中的慢性死亡路径?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国进民退”即将来了?
至少,现在的情况没有那么糟糕。
天气渐冷,国家传来温暖的声音——
11月1日,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表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2018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致辞中,李克强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障碍,对政府承诺的放宽民营企业准入领域,要加大力度督促推进。
从产业层面来看,也有让我们乐观的理由。
一是,在行业初期爆发阶段,已经形成了包括零氪科技、北大医信、信达生物等在内的第一梯队企业,建立起领先优势,树立起一定的技术壁垒。后来者追赶,需要相当的时间来积累技术和数据。而“时间”在这个时代,尤其在这个行业,是最宝贵和稀缺的。
二是,国家及地方,对具备独立创新能力的医疗大数据企业,一直在大力扶持,以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
三是,医疗大数据是一个轻资产、重“智力”的行业,资本发挥的能量相对有限。
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产业发展态势日新月异,一日千里,非公企业在决策效率上,有“国家队”难以比拟的优势,这也是企业发展致胜的关键因素。比如,在互联网领域的,BAT就是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国家队”难觅踪影。
当然,在这个多变、复杂、融合的时代,“民营队”和“国家队”变得不再泾渭分明。一些被产业看好的民营医疗大数据企业的背后,有时也会有“国家队”资本作为支撑。
今年上年,零氪科技完成D轮融资,成为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第一个独角兽企业,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球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这一轮非常重要的投资者。零氪科技成为依托于国家资本的一块医疗大数据产业版图中的重要拼图。
国民共进,推动医疗大数据赋能大健康,是产业发展所需,也是国家战略的导向。
这不意味着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企业可以高枕无忧。在大数据的时代浪潮之中,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作为个体,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寻找到真正可行的商业模式,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是生存、发展、壮大的关键。这一点,华为、阿里、格力等业外明星企业已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老百姓看病问题的亟待破解,医疗体制改革步步为营;巨头入水竞争加剧,行业成熟监管加强,商业模式逐步从模糊变得明朗。医疗大数据的有暗礁遍布,也有海阔天空。
巨轮滚滚向前。“民营队”和“国家队”皆任重道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