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在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12月4日,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气象大数据(2018)》显示:自2001年启动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工作以来,我国气象部门通过风云卫星遥感数据网、中国气象数据网、中国天气网等平台向社会提供数据服务,年服务量超过500TB。
那么气象大数据应用到了哪些领域?对于各行业有哪些支撑?下一步还会对公众开放哪些气象数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曾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记者:气象大数据如何获得?目前有哪些应用?
曾沁:气象大数据主要是指在气象领域围绕智能预报和智慧服务,从气象数据采集、加工处理、预报预测、共享服务、存储归档等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主要有气象观测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工形成的气象产品数据,以及互联网气象数据。我们非常积极地鼓励整个社会包括在移动互联网上能够分享通过自己的智能终端采集到的数据,这样可以提升气象监测的密度跟广度。我们也从互联网上获取一些气象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整理之后可以用于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也可对外进行开放共享。
《中国气象大数据(2018)》显示,开放共享的气象数据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新能源、农业、移动互联软件开发和服务、公共管理等领域,效益显著,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
比如,气象数据已融入多个行业,实现协同发展,如福建省气象局向种植户推送实时监测信息和棚内气象预报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21.1%;天津市气象局实时采集两万个监测点积水实况数据,实现基于用户定位和用户请求的预警信息靶向推送;北京市气象局将模式预报、实况数据与北京地区公众出行规律、车流量、驾驶行为等数据进行融合,支撑智慧交通管理。
记者:气象大数据主要用户有哪些?发挥了哪些作用?
曾沁:目前,已有2000余家科研教育机构、近千家企业和超过20万个人注册中国气象数据网,访问量超过1.7亿人次,共享服务数据量超过30TB。在此过程中,支持科研项目2640项,其中论文论著成果超过1200项。
在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方面,以去年为例,2017年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213824条,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016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5.8%。
此外,中国气象局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共享卫星、地面、高空、海洋、数值预报模式等全球气象资料;承担世界数据中心中国气象学科中心任务,向应用部门和用户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承担世界气象组织卫星数据收集和产品中心的任务,接收风云卫星数据并制作成产品,通过世界气象组织信息系统为各国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记者:目前主要的数据应用产品有哪些?未来还会有哪些数据向社会开放?
曾沁:中国气象局在2011年发布了《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明确了数据共享的政策;2015年出台的《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提出开放气象信息服务市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而同年9月公布了基本气象资料产品,向公众提供五大类17种数据产品的服务。
气象数据现在融入国家发展还有经济社会的各方面,尤其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方面,暴雨、台风等数据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还有农业领域,气象数据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划定农业种植范围,提升农产品品质,还可以利用气象数据来做精准的智慧农业,根据整个农业施肥灌溉还有病虫害防控的需求,结合气象遥感数据来实时监测,提供比较精准的建议。一些像电力能源、风能、太阳能整个布局建设过程之中也需要气象数据。
未来,与气象比较密切的行业,像生态文明建设,物流、医学、农业、交通、旅游以及清洁能源、电力等方面,气象数据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也希望在数据开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可以把气象大数据的价值更好地挖掘出来,服务公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