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宇科技通过实施航空锻件智能制造项目,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9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55%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到原来的四倍多,产品质量合格率从88%提高到99%,产品研发周期也由原来的三到六个月缩短为一到两个月,成为亚洲唯一为美国GE航空公司提供高温合金、钛合金环锻件的供应商。
兴达兴通过打造“砼智造”平台,实现高性能混凝土产业智能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全年节约人工成本近200万元,产品不良品率从0.8%降至0.27%,能源利用率从27.8%提升到35.5%。今年10月,该项目成为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雅光电子通过建设“整流二极管自动生产线——高端主机汽车二极管智能化生产示范线”,优品率提升33%;成功拿到进入国际汽车内燃机行业发电机用整流二极管行业的“通行证”,敲开国际高端主机市场的大门。
……
航宇科技、兴达兴、雅光电子是贵阳市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众多企业中的代表。
截至目前,贵阳市纳入“千企改造”范围的608户企业完成方案编制,覆盖率达93.9%;自2017年以来,累计实施“千企改造”项目331个,目前已建成项目208个,在建项目123个;累计完成投资233.4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的28.5%。
去年,全市10家企业成为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37家企业入选全省“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今年10月,贵州兴达兴高性能混凝土智能工厂试点示范等4个项目成为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数据显示,2017年,贵阳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42.5,其中大数据与工业融合水平达43.5,比全省高7.9个点,贵阳也成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自2016年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以来,贵阳市紧扣“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采取“一企一策”工作方法,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推动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康美药业工作人员在智能化煎药生产线上配药。
推进“千企改造”工程,我市多措并举——
开展“靶向问诊”服务。突出问题导向,多次组织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深入企业一线生产基地,开展“靶向问诊”专家、企业面对面活动。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措施》《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贵阳市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资金管理办法》等7个配套政策文件,坚持资金扶持和基金引导相结合,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扶持体系,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全过程,精准帮扶企业挖潜提质。
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搭建“一企一策”线上服务系统,进一步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进服务,精准反映企业转型升级成效,为适时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平台注册用户目前达766户,搜集企业产品信息457条。
下一步,贵阳市将以“千企改造”工程为抓手,推动工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形成以高端、集约、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贵阳高新区:智在融合,“数造”实体经济新机遇
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贵州工业云”建设大数据智能业务决策系统,对整个OE生产线的工艺、质量、流程及环境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通过数据积累分析,找到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提高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已建成高端汽车主机配套智能化生产线一条,产量提升58%、优品率提升33%、生产场地面积节约46%、生产线人员配置减少6人。
更可喜的是,依靠智能化生产线,贵州雅光成功成为法雷奥、博格华纳、马勒等全球汽车发电机制造“巨头”的供应商。
这是贵阳高新区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个缩影。
高新区构建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打造贵州工业云平台,基于“政府好帮手、企业云超市、工业互联网、创客梦空间”的定位,为工业企业提供“端、网、云”智能连接应用的云资源、云软件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已实施近百个基于云平台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逐渐成为推进贵州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的主抓手、主平台。
自今年贵州启动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以来,高新区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方案,配套制定大数据与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子方案,统筹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贵州加来众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在高新区升起的贵州工业云,目前注册用户已突破16万,不少是省外企业;深度接入企业生产管理及检验检测设备1684台,汇聚143款管理和工业软件、247个大数据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133个案例、113家国内大数据企业;共发布需求3.27万条,涉及产品2.98万个,累计成交近百亿元。
由于这朵“云”在服务产业转型方面成效显著,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工业云平台试点示范。近期组织申报的“面向贵阳市特定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及推广应用”入选工信部“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首批项目,成为全国4个特定区域平台试验测试项目之一。
除了让工业依托大数据从制造转型为“智造”,高新区还推进大数据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用大数据让金融、商贸、软件开发、餐饮食品、旅游、医疗健康等行业更加“智慧”。
在高新区孵化成长的高登世德,打造了“资产证券化云平台”,成为覆盖零售类资管全产业链的工具,每天处理超过一亿笔不同的零售资产。
贵州联科中贝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做实验。
贵州远程制药工作人员在自动化分装线上工作。
朗玛信息搭建的“IPTV智慧医疗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签约基层医院500家,引入国内顶级医学专家2000名进行多点执业远程诊疗,为全国1亿家庭用户提供健康咨询管理服务。
由你想、食安云科技等,针对目前餐饮服务业食品溯源、生产、运输等方面的安全监管难题,利用“大数据+液化气”“食品安全云”等大数据创新解决方案,逐步实现对餐饮服务业务进行智能化监管。
……
在这场“数字经济”攻坚战中,高新区将继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和典型应用,持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业态,促进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全省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支撑,打造贵州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区、示范区、引领区。
贵阳经开区:千企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一块65英寸的电视液晶显示屏,机器人几秒钟便完成了输送。在贵阳海信“超大屏幕ULED平板电视产业化项目”生产车间,除了少数生产步骤需要人工辅助外,其余的均由机器人完成。
这是海信2016年启动实施的“千企改造”项目。该项目引进了30台智能机器人,升级改造11条生产线;建成订单、研发、企业资源、供应链、原材料和产品物流等大数据系统;一半以上的生产工序采用智能制造;员工由1000人压缩到500余人,节省了近5000万元人工成本;装配速度提高30%到50%,实现了质量效率双提升。
海信是贵阳经开区推进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的一个典型。目前,通过实施“千企改造”,经开区一批传统企业焕发了勃勃生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实施柔性生产线项目,大大提升了零件不同型腔的位置精度,效率较传统加工模式提升5倍以上,并能做到不同零件生产工序的任意切换。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智能制造项目,圆形电连接器产品的50个传统手工生产工序已实现39个工序自动化生产。通过项目改造后,车间生产人员从45人降至11人,年产量预计从10万件提升至50万件。
贵州玉蝶电气工业生产基地“千企改造”项目将全面引入大数据、智能化设备,达产后,电线电缆年产能预计从75万公里增至150万公里,年产值预计从27.7亿元增至约60亿元。
……
今年以来,经开区全力推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狠抓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工艺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实施一批质量好、见效快、产出高、竞争力强的项目。2018年,经开区实施“千企改造”项目33个,总投资48.05亿元(含2017年续建项目14个,总投资17.28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9.76亿元,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90.74亿元。同时,贵州玉蝶等5户企业和永红航空等5户企业分别被列入“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为推动重点企业提质增效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开区制定了《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千企改造一企一策”工作方案》《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实施方案》等,同时加强力度支持企业“千企改造”项目建设和转型升级。目前,经开区组织申报市级“一企一策”资金1337万元,其中实际兑现资金953万元;安排财政资金1907万元用于支持企业“一企一策”转型升级奖励,其中实际兑现资金1547万元,还从财税政策上切实为企业减负。
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经开区一方面帮助企业在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并鼓励企业在研发、销售、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促进生产提质增效。目前,全区基本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企一策”转型升级全覆盖。另一方面,从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支持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服务创新,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航天电器、贵阳海信、同济堂3家企业共4个项目被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或新模式应用项目;航天电器“电连接器柔性智能制造车间试点示范”被列入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项目;航天风华、航天控制、詹阳重工等10家企业获批为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转型走。通过系列措施,经开区不断推进“千企改造”工程在辖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打造以大数据骨干企业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增强后劲和动能。
贵阳综保区:万企融合抢占“数字经济”新高地
10月27日,由贵阳综保区区属平台公司贵阳综保集团投资建设的“综保·云上方舟”智慧购物中心将开业。这几天,贵州小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技术经理李杭泰也跟着“有点忙”——作为“综保·云上方舟”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商用系统服务提供商,他们要对在购物中心投放的8个智能交互大屏和4个实体机器人进行多次实地联机调试,确保精彩亮相。
“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商业互动方式,提供高效快捷个性智能化的服务是商业体的发展趋势。”李杭泰说,因此,在项目启动之初,贵阳综保集团就以打造贵州首个大数据智慧商业综合体为定位,希望小爱机器人能够充分利用人脸识别、智能语音语义、智能推荐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向云上方舟的消费者提供智能交互大屏、实体机器人服务,提升购物体验的科技感。
“我们每层楼都设了智能交互大屏虚拟机器人,顾客在大屏前可以和虚拟机器人进行互动对话,比如你可以问它‘有什么好吃的可以推荐’,大屏人脸识别系统就会根据识别到的顾客的年龄、性别、人数等,从后台数据库的商家标签中进行筛选,推荐相应的餐厅和路线。”李杭泰说,与以往“点击屏幕”不同的是,大屏虚拟机器人会通过语音语义分析,不需要客人在大屏上进行操作。每层楼还设有外形可爱的实体机器人,能为顾客进行咨询、引导,还能表演跳舞互动等。
不止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入商业服务业,自2016年7月入驻贵阳综保区以来,贵州小爱机器人依托贵阳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数据基础优势,以及本身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及行业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在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大数据应用和传统产业智能升级等方面进行积极实践,开发实施了12315工商智能调解系统项目、天河潭景区旅游智能服务项目等。
贵州小爱机器人只是贵阳综保区实施“万企融合”的一个缩影。大数据的生命力在于融合,企业是主体,政府是引导,真正的融合,是让大数据成为企业、区域发展的“发动机”之一。
近年来,综保区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上积极探索,推动辖区企业多点开花,大数据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效初显——
大数据融合工业项目方面,以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的铁路检修生产应用与智能分析”项目为代表,通过建立企业自有云平台,运用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不断完善企业移动办公、移动组织生产的信息化应用开发。
大数据融合服务业方面,以中科征信(贵州)有限公司“银行申请反欺诈”项目为代表,搭建企业级反欺诈网络分析平台,实现了银行零售信贷业务欺诈风险的自动化侦测。
农业方面,贵州天鹰兄弟无人机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在农业轻型无人机施药技术装备方面,通过大数据实现了自动规划农田边界、自动规划飞行航路、测算农田面积、实时显示飞行轨迹、定点精准施药功能。贵州远东诚信管理有限公司围绕种植、加工、批发、零售、金融及配套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建立农产品信用链,提升了农业生产附加值,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
……
今年初,省政府提出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这无疑让综保区在深度融合的探索道路上坚定了信心、明晰了方向。随着“万企融合”大行动的深入实施,综保区的融合之路将越走越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