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0%,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日前,全国各省(区、市)先后发布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从统计数据来看,数字经济继续保持领跑优势,发展数据“抢眼”,引擎地位巩固,各具特色的数字化应用加速落地,在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经济领跑优势凸显成为引领投资消费的关键
从各地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数字经济依然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引领投资、消费的关键因素。
在数字经济大省浙江,上半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3960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高于全省GDP4.2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4%,增速高于全省GDP6.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在创新高地北京,上半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0%,发展动能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超6100亿元,拉动GDP增长7.3个百分点,软件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对于拉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凸现。
在消费端,数字经济依然发挥强大的引擎作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7.6%,网上商店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2.8%,增幅高于实体店3.7个百分点。江苏省上半年网上零售额达5163.4亿元,同比增长16.2%。
在投资端,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投资领跑,上半年,浙江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2%,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2.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2.9%,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3.7个百分点;在山西省上半年的基础设施投资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56.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7.1%。
各具特色发展路径加速落地形成竞相发展良好局面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今年以来,各地纷纷提出数字经济发展新目标,试图在新赛道上“发力抢跑”:北京市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上海市提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浙江省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福建省提出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随着这些发展目标的落地推进,数字经济竞相发展、加速推进的良好局面已形成。
在政策的推动下,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应用落地,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活力显现;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各地结合产业实际情况和区域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数字产业,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应用亮点纷呈。
在江西,京东亚洲一号仓储内奔跑拣货的“地狼”AGV机器人能自动有序分拣、运输货物,智能化、数字化助推传统物流产业优化升级,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分拣效率。在山东,兴农电商直播小镇依托平台电商、直播电商等渠道助力农民增收和当地经济发展。目前,小镇已入驻企业14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在山西,矿井内的无人巡检机器人在井下进行音频采集、红外热成像,精准记录相关参数,再将数据通过5G网络回传到数据中心,真正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全国13个省份数字经济规模超1万亿元,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全国领先。整体来看,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北京、上海凭借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更强。一些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也在这些地区先行先试。不久前,北京市正式开放自动驾驶高速场景,这是我国首次允许获取高速公路测试通知书的企业开展试点测试,引领我国自动驾驶领域开放真实场景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浙江省发布我国首个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不久前广东省也发布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探索设立数据交易场所。
尽管如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区域之间和群体之间的网络“接入鸿沟”不断缩小,但是其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以及使用互联网的“认知鸿沟”不断扩大,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此外,智能汽车等新行业的崛起扩大了对芯片的需求,今年以来出现的“芯片荒”等问题,也凸显出我国在核心技术上依然存在短板。与此同时,数据安全、隐私泄露等数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给数字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从法律、监管等渠道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方案,推动数字经济合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