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实体经济转型,与产业界各方携手推动工业互联网及其平台体系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工联网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共同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系列访谈”。
第一期访谈嘉宾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化研究所副所长
顾维玺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浪潮下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众多企业纷纷启动数字化转型,作为新基建之一的工业互联网更是被予以厚望,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起点。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呢?顾维玺介绍,工业互联网是以工业为基础,通过“互联网+”为模式构建起来的新型工业生态,核心包含了网络、平台、数据、安全四大体系。其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是保障。
SHEIN模式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特点
当前,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逐步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广泛拓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有力的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
访谈中,顾维玺分享了工业互联网在服装柔性化制造营销中的典型成功案例——SHEIN模式。
SHEIN是跨境快时尚品牌,其涵盖服装设计、原材配置、加工染色、成衣厂二次工艺、装箱发货、小规模发布测试、大规模广告发布、销售等众多环节,主要经营配饰、家居、美妆、鞋包等多个品类,面向欧美、中东、印度的青少年女性用户,当前体量已经达到了3/4个优衣库,上新速度超过10个Zara。
“从工业互联网的角度看,其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 顾维玺说。
首先,通过平台实现海量数据汇聚。SHEIN通过自建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打通上游和前端电商体系。利用SHEIN APP时刻捕捉用户动态信息,从中挖掘分析出当前消费者的购物潮流,凭借这些数据,再定制更加准确的生产策略,并根据用户历史消费进行个性化推荐,加配上极致低价,SHEIN形成了很好的用户体验,从而再次实现消费者使用增量,形成“汇聚数据供分析、利用分析定策略、运用策略促推荐、通过推荐增用户”的良性闭环。
其次,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精细化引流。不同于传统粗放式的引流,SHEIN为每一类服装、每一个地区的消费者都量身打造了单独的个性化网络空间,并且实现消费子空间与主品牌空间的高度互动。通过KOC方式为用户实现打造“朋友圈”体验的个性推送与广告投放,实现了曝光到消费的高转化。通过自建消费者社区沉淀流量、利用线上活动促进用户活跃度,在本土化活动与广告投放中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最终转化为用户的消费行为。
另外,通过柔性化供应链实现敏捷交付。服装产业的供需核心在于同时解决服装的“快、便宜、品类多”三个要求。然而,传统的服装行业很难满足三者的要求。对此,在供应链方面,SHEIN通过建立MES系统,实现了对工厂和工人的穿透式管理,向制衣厂输入管理流程和规则,使得小型制衣工厂信息化和标准化。MES还能自动派单,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当流程标准化后,零散的生产者就能聚集成巨大的产能,实现了“快”与“便宜”的目标。SHEIN还通过平台化运营,扶持一批小规模作坊,实现了供应链自足的能力,并构建了巨大的闭环供应链生态,既缩短交付时间,又能够接受小规模服装定制需求,满足了“品类多”和“快”的需求,最终实现“快、便宜、品类多”三者皆备的目标。
最后,通过平台降低内容生产门槛,促进生态发展。SHEIN为服装设计者独立开放了一套IT系统,可以为设计者提供用户消费态势信息,使其充分掌握新兴趋势。这套系统还能提供线上辅助设计,帮助设计师在一个框好的范围里用面料和图案进行搭配,降低了设计师的开发门槛,助力社会上更多的服装设计师更快上手,以极低的成本促进了产品的多样化。
“SHEIN 模式充分发挥了工业互联网‘汇聚数据、挖掘分析、敏捷供给、辅助开发’的特点,以便捷化的方式更多的调动社会中的生产要素,充分协同‘碎片化’社会力量,塑造了一个创新性的制造和商业模式。” 顾维玺指出。
工业互联网助推制造业升级
工业互联网正在带来社会生活生产的深刻变革,它通过改变生产和供给方式,助力实现“产消协同的数字化社会”的终极目标。
那么工业互联网对工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呢?对此,顾维玺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是生产制造智能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正加速向各产业渗透尤其是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渗透,并不断衍生出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是制造业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
二是产业形态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根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促进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向更高级的产业形态转型升级。其中,数据是极为关键的要素,并将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
三是生产管理平台化。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信息技术、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载体和数据资源的管理能力,将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从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推动生产模式变革、组织管理创新。
四是工业发展低碳化。工业互联网是实现要素汇聚、数据贯通、价值创造的关键载体,是建立绿色生产体系的重要环节。利用工业互联网可实现生产数据与碳排放数据的统一汇聚,从而为绿色生产提供重要参考,助力工业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平台体系建设实现新跨越
工业互联网是由“平台驱动”的。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成效显著,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建设实现了新跨越。
值得关注的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成效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平台已超过百家,双跨平台也从2021年的15个扩展到28个,连接设备超过7600万台/套,服务企业超160万家,我国已成为全球平台发展最活跃的国家。
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特点,顾维玺认为,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正与新技术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同时,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行业、区域深耕发展。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特定行业和区域,加大垂直深耕力度,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此外,面向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成效初显。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可有效搭建园区知识链条,促进创新要素交互,降低中小企业转型成本和难度,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转型和价值链跃升。
平台助推产业生态构建新体态
众所周知,作为我国工业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推进两化融合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顾维玺看来,平台可以实现区域本地的资源配置优化与高效,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助力生产方式更加智能,组织管理方式更加柔性。
具体而言,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促进数据自由流通,推动形成资源要素共享平台,全面提升全要素的流通和水平。平台促使创新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重组和优化,同时更加网络化、便捷化、全球化,可以有效赋能中小企业,大幅度提升创新效率,构建创新生态。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促进生产方式更加智能化、定制化、服务化。除此之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可以使得组织管理更加扁平化、柔性化、无边界化。平台减少了管理层级,提高了管理效率,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重构产业生态新体系。
自201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每年都会评选国内优秀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明显看出,平台入选的标准在逐年提高、细化。平台发展方向和行业格局也逐渐明朗。一是‘从有到强’,凝聚数字化智慧和标准化解决方案;二是‘由建到用’,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三是‘由点到面’,助力政府进行园区产业治理和公共服务。”顾维玺说。
平台高效发展四向发力综合突破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育平台。为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好支撑和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顾维玺建议:
一是着力攻关关键技术,提升平台产品与服务能力。围绕平台发展短板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着力突破边缘计算、工业机理模型、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应用开发等关键技术,前瞻布局数字孪生、AR/VR等扩展现实技术,加快平台与新技术融合创新发展。聚焦新技术融合开展试点示范遴选,加快培育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和低成本、轻量化、易使用的工业app,提升平台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二是积极构建标准建设,推动各类平台间互联互通。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开展关键标准研制和应用推广,加快制定相关规范和准则,构建公平有序开放的平台发展环境,实现功能模块在不同平台间的部署、调用与订阅,推动平台间数据与服务互联互通。
三是强化重点行业区域标杆示范,加快平台规模化推广。以具体应用为切入点,持续推动双跨平台和特色鲜明的区域型、行业型平台建设,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开展平台培育培优行动,促进平台在垂直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规模化应用和迭代升级,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
四是完善平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产业协同的开源生态。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的建设,持续推进地方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中心、体验中心的落地,整合地方资源,聚焦行业需求,搭建促进供需对接、成果转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平台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多方联动、协同创新的开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体系,以更加协同高效的方式整合社会力量,解决工业场景中“碎片化”问题,打造供需精准对接、各方协同共赢的发展生态。
采访的最后,顾维玺说,随着平台行业市场主体的增多,竞争与合作的过程加快了产品和技术的成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一定要以更加开源的模式高效整合碎片化的生产要素,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构建更加开放、更加协同、更加高效的新工业生态。
让我们一起来全方位、多维度探索工业互联网及其平台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成果,倾听工业互联网落地的声音!